目前,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都在大力推广低功耗广域网。不过,在这些LPWAN技术中,工作在3GPP授权频谱的只有3种,分别是eMTC、NB-IOT、EC-GSM-IOT。这些授权频段下的低功耗广域网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已有的站址进行大规模覆盖,那它们各自又有什么特点呢?
eMTC
eMTC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超可靠低时延,侧重点主要体现物与物之间的通信需求。
关键能力包括:支持移动性,可定位;成本更低,目标是Cat1芯片的25%;可以有更高的速率,相比GPRS提升4倍。
eMTC在智能物流上,具有防盗、防调换、实时温度传感和可定位优势;能够实时监控及定位,将信息记录及上传,可以对行驶轨迹查询。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可支持健康监测、视频业务、数据回传和定位。也可以以屏为抓手,为运营商管道增值,这些场景包括:智能充电桩、候机宝、电梯卫士、智能公交站牌、公共自行车管理等方面。
NB-IoT
是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NB-IoT具备四大特点:一是广覆盖,将提供改进的室内覆盖,在同样的频段下,比现有的网络增益20dB,覆盖面积扩大100倍;二是具备支撑海量连接的能力,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支持低延时敏感度、超低的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和优化的网络架构;三是更低功耗,终端模块的待机时间可长达10年;四是更低的模块成本,企业预算的单个接连模块不超过5美元。
因为NB-IoT自身具备的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大容量等优势,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垂直行业,比如远程抄表、资产跟踪、智能停车、智慧农业等。
EC-GSM-IoT
延伸覆盖版的GSM技术,称为Extended Coverage GSM(EC-GSM-IoT)。
为了更适用于物联网应用,相对于原有的GSM技术,3GPP的专家组还增强了EC-GSM-IoT标准的身份认证、完整性校验、密保强度和设备识别能力等一系列的安全特性。相同的GSM基地台,可以拥有更大的通讯覆盖面积,支援更多GSM终端节点的通讯。EC-GSM-IoT理论上完全兼容于现有的GSM,现有的GSM基站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软件升级就可以适用于符合EC-GSM-IoT标准的智能设备,因此部署起来相对容易。
这三种低功耗广域网都各有优缺点:基于LTE的eMTC,上下行速率可以达到1Mbps,速度最快;而NB-IoT,上下行速率可以达到250Kbps,适用于分布广泛、类别庞杂、通信需求不高的各种底层智能设备;基于GSM的EC-GSM-IoT,上下行速率与NB-IoT相当,最便于部署和推广。